站在现在 看未来学习——“储能师说”主题论坛

作者: l  发布时间:2024-03-08 浏览量:

图片
图片

为探索未来学习,切实推进“双新”课程教学改革,开展“新工科素养”培育,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学生面向未来的素养能力,2023年12月15日,上海理工大学附属储能中学开展主题为“站在现在 看未来学习”的“储能师说”论坛,活动由教导副主任徐涛老师主持。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论坛由两部分组成:未来课程新形态·教师交流分享和未来学习多样态·微论坛。首先围绕“未来课程新形态”主题,教师们结合自己实践研究领域,进行了分享交流。牟云玲老师围绕“跨学科”主题,介绍了初三年级的跨学科教学。通过教学实践反思跟进,探索学科间的融合与创新,培养能够迎接未来挑战的人才。顾励耘老师分享了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精准反馈的案例。通过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大数据分析,转变教与学的方式,搭建精准的学习平台,减负增效。李永恺老师介绍了“新工科”特色课程和黄浦区创新英才培养“登峰”计划课程,通过线上线下融合,引导学生掌握编程技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创新人才。项喆昊老师参与了“未来问题解决方案”培训课程,他借鉴“未来问题解决方案”培训中的策略解决初中物理教学问题,提出了在真实情境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设计和思考。

图片
图片
图片

随后,围绕“未来学习多样态”主题,论坛进入访谈环节。教科研室助理高佩怡老师作为主持人,分别从项目化学习、深度学习和共同体学习三个角度对老师进行了访谈。上海理工大学冯慧敏老师是我校“新工科·实验”课程讲师,开设《压缩空气储能技术》和《负碳智慧种植箱设计》科创课程。冯老师介绍了学生在项目化科创学习中掌握的知识技能和取得的成果,同学们在实践项目中提升了“新工科”素养。徐蕙老师分享了初一语文备课组在诗词阅读中的深度学习。学生自发建立“菁茅”诗社,以生活为主题,开展创作点评,体现了课堂生活化和生活课堂化,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作为高三英语备课组组长,金慧老师率先垂范,成员间共享教学资源和经验,各扬其长、各美其美、凝心聚力,呈现了学习共同体互助共赢的魅力。

图片
图片
图片

曾小敏副校长结合前面两个板块的交流内容,进行了题为《迎接数字化时代挑战:中学教育的“变”、“不变”与“应变”》的主题汇报。通过点击“元宇宙”、“可汗学院”、“chatGPT”呈现“未来已来”的现实场景。她认为,面对数字化时代挑战,教育应该坚守“育人”本质,真正走进学生心灵;教育应该拥抱技术,担当起时代的“育人”职责。她梳理了我校在数字化、跨学科、项目化、深度学习、共同体学习等方面开展的实践研究,并提出寄语:经营好自己的现在,等待未来向我们飞奔而来。

图片
图片

李文斌校长对本次“储能师说”主题论坛作总结发言。教育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石,李校长强调了信息化时代下教育变革的必要性,教师需要抓住教学的基本环节,同时面向未来,适应新的学习形态的挑战。李校长认为,未来学习要回归学习的本质,即问题的发现和解决,适应时间和空间灵活性的学习特征,突出学科交叉和人机交互的多元化、个性化学习方式。李校长带领储能教职工重温学校的办学理念,强调从实际出发,打好坚实的基础,以应对更加复杂的未来挑战。

图片
图片
关闭当前页面